7月5日,“吸入藥物遞送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顆粒學會吸入顆粒專業委員會2024 年學術研討會(第三屆)”在遼寧沈陽順利召開。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專題論壇之一,“OINDP最新進展: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于7月5日上午在大會開幕式同期舉行。
在精準醫療的新時代,“經口鼻吸入制劑”(OINDP)以其獨特的治療優勢引領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的革新。隨著對疾病機制的深入理解,以及藥物輸送技術的突破性進展,OINDP正成為推動個性化治療和精準醫療的關鍵力量,為患者提供更多新的臨床選擇。
本場專題論壇聚焦OINDP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通過分享交流OINDP在吸入藥物研發中的轉化潛力、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考量,以及在個體化醫療中的精準性,從而展望吸入藥物遞送技術在未來醫療為患者帶來的治療價值。
會議伊始,日本靜岡縣立大學藥學院教授Satomi Onoue圍繞“可吸入納米粒/微粒:藥代動力學與安全性”主題作了精彩演講。他提到,COPD主要由空氣污染、長期暴露在粉塵和化學物污染的場所、以及遺傳等因素導致,該疾病在全球范圍內有著較高的死亡率。VIP(血管活性長多肽)在治療COPD和哮喘時存在局限,需要開發代謝穩定的衍生物來應對效能低、作用時間短。他以具體研究成果和大量試驗數據為例,闡述了選擇有效的可吸入緩釋系統、優化VIP衍生物吸入粉霧劑體系、中性肽鏈內切酶、類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可以提高吸入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與安全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廖永紅作了“中藥吸入藥物研發——基于臨床前 PK-PD的制劑成藥性思考”的主題報告。他首先闡述了當代吸入中藥氣霧劑的研發和臨床應用現狀、霧化吸入與靜脈滴注的治療效果比較研究、以及治療呼吸道疾病中藥吸入藥物的一般要求。隨后,他以熱毒寧霧化吸入劑的開發、淫羊藿在霧化吸入制劑方面的潛在應用、穿琥寧吸入給藥的成藥性、磷脂復合物微粒適用于復方藥物制劑等為例,深入探討了中藥吸入制劑的成藥性,包括藥物的穩定性、生物利用度、安全性等關鍵因素。最后,他對中藥肺部吸入劑的開發前景進行了總結,并對其在未來的臨床應用進行了展望。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副教授馮宇為與會嘉賓們帶來了“肺部疾病診斷與治療的轉變:通過CFD-AI/ML驅動的肺阻塞檢測和智能吸入器精準治療優化藥物的遞送與治療”的主題報告。傳統的診斷方法是侵入性的,缺乏識別小氣道阻塞或發現細微氣道阻塞變化的準確性。傳統的吸入療法難以將霧化藥物有效輸送到氣道內的目標疾病部位,影響健康組織藥物分布并導致副作用。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人工智能算法,尤其是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為提高診斷準確性和個性化治療提供了新機會。這些算法具有分析復雜數據集和提取有意義模式的獨特能力,使靶向肺給藥的設計策略成為可能。
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梁水意在其主題為“吸入式噬菌體療法有望減輕與細胞內細菌有關的肺部感染”的報告中指出,抗生素耐藥細菌的快速發展成為了全球性公共衛生的危機,細胞內的細菌會引起慢性肺部感染,噬菌體是針對細菌的天然病毒,可以殺死包括抗生素耐藥細菌在內的細菌宿主,吸入噬菌體療法可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然而,霧化器、干粉吸乳器將噬菌體遞入肺部存在技術難點,梁水意為與會嘉賓們闡述了吸入噬菌體療法的開發,包括為吸入遞送而設計的穩定噬菌體制劑的開發和制備設置,以及評估其在動物模型中的療效、藥代動力學和安全性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
醫藥先進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吳聞哲分享了主題為“差異化競爭的改良創新吸入制劑開發策略”的報告。她表示,目前吸入藥物的仿制藥取得了一定的發展,而吸入制劑的改良藥也出現大量的產品申報。相對于仿制藥而言,改良創新吸入制劑在藥理、毒理上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并在藥動學上存在新的考量。隨著醫??刭M和集采政策的推進,改良吸入制劑的開發已成為熱點之一,她結合國內外案例,提出在立項、研發階段就應充分考慮吸入制劑品種的差異化競爭策略:不僅要看存量市場,還要考慮增量市場;不僅尋找已有適應癥藥物,還要開拓新適應癥;不僅關注已有包裝和劑型,還涉及創新劑型和包裝。
東南大學教授佟振博作了主題為“吸入式mRNA-LNP的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吸入式mRNA有著直接作用于肺部、細胞靶向、低副作用和非侵入性給藥等優勢,結合肺部的生理屏障和不同疾病的特點,開發mRNA吸入式藥物時需要考量霧化液滴的尺寸和mRNA遞送系統。他以新型甘油脂遞送HGF mRNA治療小鼠肺氣腫為例闡述了吸入式mRNA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在小鼠肺氣腫模型中,負載肝細胞生長因子(HGF)mRNA的TG4C-LNPs可顯著抑制炎癥細胞因子的分泌,從而抑制肺泡壁變薄。最后,他對吸入mRNA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并對該種療法未來的應用進行了展望。
信息來源:醫藥地理
聲明:本文系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涉及作品問題,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