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巨頭們似乎正在發起一場對炎癥性腸?。↖BD)項目的“圍獵”。在諸多獵手中,艾伯維是出擊動作最多的那一個,僅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同4家公司達成IBD項目合作交易,包括2月份宣布與OSE Immunotherapeutics共同開發治療結腸炎的臨床前CMKLR1單抗藥物OSE-230,3月份斥資超過2億美元收購Landos進而獲得口服NLRX1激動劑NX-13,6月中旬出資1.5億美元首付款引進明濟生物的TL1A抗體FG-M701,6月底又以2.5億美元收購Celsius從而獲得TREM1單抗CEL383。 禮來也不甘示弱,繼去年出資24億美元收購DICE Therapeutics后,今年7月8日又以32億美元現金收購位于波士頓的生物技術公司Morphic Therapeutics,獲得了一款口服小分子α4β7抑制劑MORF-057。
IBD賽道上交易和收的購硝煙在2023年已經顯露端倪。不止艾伯維和禮來,默沙東、羅氏也都先后下場收割具有競爭潛力的管線資產。在制藥巨頭們大步流星入場的助推下,IBD賽道未來也注定會演繹出不一樣的競技故事。
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D)是IBD最主要的兩種類型。由于病因不明,缺乏確證的最具說服力的致病機理,IBD當前還是無法徹底根治的疾病。而且這類疾病復發率極高,大多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會出現復發或者耐藥,用藥周期很長,甚至需要終身使用,才能控制病情。IBD之所以成為制藥巨頭們業務布局的標配,核心原因就在于龐大的IBD患者群體以及建立在慢病長期用藥特性上的市場想象空間。目前,全球約有600萬-800萬IBD患者[1,2]。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預測,隨著發病率的快速增長,到2030年IBD市場規模將達到490億美元。對于藥企而言,IBD顯然是一個有著極大耕耘空間并且容易誕生超級重磅炸彈藥物的賽道,它們躬身入局也就不足為怪了。細數獲批用于治療UC、CD的藥物,年銷售額數十億美元以上的重磅產品屢見不鮮。當然,這其中大多數藥物也覆蓋有IBD之外的更多自身免疫疾病適應癥,但IBD絕對是其銷售增長的核心驅動力。